《The Real Story》By 報導者

報導者 The Reporter

由台灣獨立媒體《報導者》所製播,帶你走進採訪現場、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。   除了有訪談、有現場,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「今天來敲婉」、國際新聞單元「儘管世界爛透了」,希望以各種聲音形式,陪伴你關心世界、走入在地、聽見多元社會脈動。歡迎緊追《報導者》臉書粉絲團、Instagram、電子報,許願節目來賓、參與提問,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。  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,無廣告、無付費牆、獨立又開放的《報導者》:https://bit.ly/2Ptvj6F  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:podcast@twreporter.org   關於《報導者》: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wreporter_podcast/ 官網: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 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wreporter Twitter:https://twitter.com/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:https://bit.ly/3k2P42Z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read less

今天來敲婉|狒狒之死換來棺木鮮花、官員鞠躬,沒人、沒資源的野保荒謬劇,捕捉亂象不意外?
Today
今天來敲婉|狒狒之死換來棺木鮮花、官員鞠躬,沒人、沒資源的野保荒謬劇,捕捉亂象不意外?
一隻東非狒狒脫逃18天後,3月27日被「逮捕歸案」。原以為事件就此落幕,結果卻以死亡收場。29日深夜,六福村才坦承狒狒來自園區,更引發眾怒;社會的關注,從不知狒狒從何而來,轉變為不知牠為何而死? 從逃逸到射殺,野生動物管理出了什麼問題? 從圍補影片中,我們目睹中槍後的狒狒全身癱軟,蜷曲在網子裡任由人類擺拍,最後還被粗暴倒進運輸籠,卻無醫療處置。雖然槍傷是否為最終死因仍待解剖釐清,但當下為何開槍?誰指揮並下達指令?從野保專業出發,重回混亂的捕捉現場,怎樣做才能避免悲劇重演? 製作團隊|詹婉如、汪彥成 📌搭配閱讀: 【螢幕上的狒狒之死,與暗影下的野保業務】https://reurl.cc/WDbgxL 【原住民《獵槍管理辦法》草案出爐,保障安全或壓抑狩獵文化?】https://reurl.cc/7RENK9 【全台僅275名專責獸醫負責防疫,從天上飛的、地下爬的更管到「偷渡客」】https://reurl.cc/6NGMRM 📍延伸聆聽: 【雙婉出擊|斷肢獼猴、夭折山羌⋯⋯為牠們,一群外地人移居台東,撐起野生動物的偏鄉醫療】https://link.chtbl.com/wildlifehome 💰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:https://reurl.cc/9VWqjV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,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。 👉追蹤《報導者Podcast》IG:twreporter_podcast ✉信箱:podcast@twreporter.org
花百萬買終身保障?聽頂大「槍手」告白、檢察官辦案幕後:國營事業代考集團是怎麼形成的?
4d ago
花百萬買終身保障?聽頂大「槍手」告白、檢察官辦案幕後:國營事業代考集團是怎麼形成的?
近5年,國營事業退休潮出現,平均開缺逾千人;穩定的工作待遇,使得每年報名參加中油、台電等國營事業僱員甄試的考生,場場突破萬人。 有國營事業內部員工也嗅到「商機」,部署仲介,到圖書館、咖啡廳招攬考生成「客戶」;同時以找家教名義加上高額報酬,招募大學生當「槍手」代考筆試、面試,打造舞弊集團的「一條龍」服務。 這集,你會聽見一位槍手的自白,以及承辦舞弊案件的檢察官層層追查的過程。為何考生花百萬也要擠進國營事業窄門?而當國營事業招考公平性出現問題,又可能會對社會帶來什麼影響? 來賓|高雄地檢署檢察官蔡杰承、記者鄧筑縕 製作團隊|李雪莉、藍婉甄、汪彥成 📍搭配閱讀: 【從槍手代考到電子作弊,揭露兜售「國營夢」的舞弊集團模式】https://bit.ly/3za8ago 【3年近200考生靠作弊集團擠入夢想窄門,國營事業著手「拆彈」】https://bit.ly/40F6F5h 【蒐證、追捕、心理攻防,檢廉如何聯手溯源國營甄試舞弊集團?】https://bit.ly/40HhRi5 💰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:https://bit.ly/3ZkyVtd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,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。 👉追蹤《報導者》Podcast IG:twreporter_podcast ✉信箱:podcast@twreporter.org
不同意見者,也是愛國的人:失去投票權、強制隔離多1天,疫情後告政府的他們想說的事
1w ago
不同意見者,也是愛國的人:失去投票權、強制隔離多1天,疫情後告政府的他們想說的事
隨著全球疫情趨緩,台灣3月20日開始,也迎來COVID-19「輕症免通報、免隔離」的大幅度解封。不少人民也開始檢視,政府3年來的防疫手段是否有侵犯人權的疑慮。 《報導者》走訪疫情下被無差別隔離的企業家、機師、被沒收投票權的大學教授,聽他們「告政府、提國賠、聲請釋憲」的原因——整體防疫控管是好的,但在執行程序與法律上還有改善空間,而唯有政府社會面對不足、理性論辯,台灣才能更強大。 負責多起訴訟的律師、同時也是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周宇修則提醒,在國家遭遇緊急狀態時,人民可能都同意「有所退讓」,但「不代表國家所有非常手段,我們都要全盤接受」。犧牲不能沒有根據與界限,回顧歷史,樂生病患也因大眾對痲瘋病的誤解,遭剝奪一生的自由。 這集,除了當事人談他們與政府直球對決的過程、歷經審判仍然未獲解答的疑問,以及各種面向的法律觀點。在緊急時刻,如何堅持正當程序、避免行政過度擴權?這是疫情之後,我們可以持續思考及進步的方向。 來賓|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、律師周宇修 來賓|《報導者》採訪副主任嚴文廷 製作團隊|楊惠君、嚴文廷、藍婉甄、陳思樺 📍搭配閱讀: 【無差別隔離、被扣走的第「0」天──野百合學運企業家一審告贏衛福部】https://bit.ly/3LHP88C 【檢察官機師的逆襲──領頭打集體訴訟,要求對不斷「被清零」給個說法】https://bit.ly/3Z58veK 【防疫與投票絕非兩難──韓國可以、台灣呢?台權會訴求決戰憲法法庭】https://bit.ly/3yYNF62 💰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:https://bit.ly/3FHXYiV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,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。 👉追蹤《報導者》Podcast IG:twreporter_podcast ✉信箱:podcast@twreporter.org
今天來敲婉|大學生心理健康保衛戰:諮商量能吃緊、輔導知能不足,第一線「守門員」的SOS
17-03-2023
今天來敲婉|大學生心理健康保衛戰:諮商量能吃緊、輔導知能不足,第一線「守門員」的SOS
教育部統計,2016年到2020年,各級學校學生自殺通報人數都大幅增長,其中大專校院更從256人增加到2,359人。 超過9倍的人數增長背後,與心理議題去汙名、學生求助意願提升有關,但站在第一線、被賦予接住學生身心任務的人,卻因現實制度各有關卡——大專校院心理師多為約聘職,不只要諮商,還要包辦從宣導到緊急事件處理的輔導大小事;大學導師與學生互動則與國高中大不相同,也許一學期只在「導生宴」見一次面,建立關係更不容易。 這集,一起來理解大學生的「心理守門員」們的困境與堅持,如何在既有限制、資源下,尋求可能解方? 製作團隊|藍婉甄、陳思樺 📌搭配閱讀: 【大專心理師耗竭前的SOS:不被納入「正規軍」,如何支撐接住學生的安全網?】https://bit.ly/3LyUi6u 【導師「輔導」行不行?強化校園聯防前線,心理假、學習調整實驗中】https://bit.ly/3ZRepBd 【走入優秀和多元競爭力的背光處──被頂大魔咒困住的年輕人們】https://bit.ly/3JMnSnS 💰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:https://bit.ly/42ispWz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,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。 👉追蹤《報導者Podcast》IG:twreporter_podcast ✉信箱:podcast@twreporter.org
山老鼠續篇:從越南移工之死,尋訪山林深處的共生與衝突.和判決書記載以外的故事
15-03-2023
山老鼠續篇:從越南移工之死,尋訪山林深處的共生與衝突.和判決書記載以外的故事
「這些移工就在我的原保地蓋工寮、種菜,」部落牧師的一則臉書貼文,成為我們繼2022年神木買賣、巡山員的系列節目後,延續「盜伐」調查的線索。今年,《報導者》採訪主任張子午再度走入高山林地,尋訪成為盜伐者的失聯移工足跡。 2021年,一名越南移工在南投山區遭原住民獵人誤射致死,但這起「意外」,是如何在族群衝突、地理分布的重重條件下發生的?這樣的事件又是否只是個案? 事隔一年多,我們重返事發地,拼湊出判決書裡遺漏的故事,看見失聯移工在台灣山區頻繁砍伐、彼此接應的現場,以及他們與原住民族部落既緊密又矛盾的關係。 來賓|《報導者》採訪主任張子午 製作團隊|詹婉如、汪彥成 📍延伸閱讀: 【夏夜裡的那聲槍響──原住民獵人誤殺移工山老鼠,案件背面的多重隱憂】https://reurl.cc/EGG9a1 【藏在部落邊緣的工寮──越南移工盜伐產業鏈,對檢警和原民生態的挑戰】https://reurl.cc/zAYM5e 【從盜伐到買賣──圍繞千年神木的罪行與交易】https://reurl.cc/b77Oad 📌延伸聆聽: 【海拔兩千公尺的「偵探」:聽鏈鋸聲、追盜伐路徑,巡山員們如何與山老鼠鬥智?】https://link.chtbl.com/illegal-logging-forest-guardians 💰傳遞事實真相!支持報導者:https://reurl.cc/OVG8XD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,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。 👉追蹤《報導者》Podcast IG:twreporter_podcast ✉信箱:podcast@twreporter.org
曾文誠的棒球小白WBC入門指南:經典賽身世與戰力分析,新世代台灣隊能否再現魔幻時刻?
08-03-2023
曾文誠的棒球小白WBC入門指南:經典賽身世與戰力分析,新世代台灣隊能否再現魔幻時刻?
WBC世界棒球經典賽今晚(3/8)開打!受疫情影響,已近6年沒有世界級棒球賽,台灣更是睽違10年再度成為經典賽預賽地主國。 這集,我們邀請知名球評曾文誠、棒球迷《報導者》採訪副主任嚴文廷,聊聊世界棒球經典賽從業餘到職業的發展歷程、台灣選手抗韓、射日與奪牌的「經典」時刻,以及本屆賽事特色及中華隊30人名單亮點。 *新世代台灣隊登場!10場熱身賽中有哪些重點觀察? *預賽A組是死亡之組?對戰巴拿馬,台灣機會在哪、要注意什麼? *日本有大谷翔平,同在B組的韓國能否力抗?5度激戰將再現? *棒球國際賽的演進,從世界盃到經典賽的差異? *那些年,棒球迷念念不忘的勝利時刻 *球評播國內、國際賽事要做哪些不同準備? 來賓|球評曾文誠、《報導者》採訪副主任嚴文廷 製作團隊|楊惠君、藍婉甄、陳思樺、林彥廷、簡毅慧 📌延伸閱讀: 【曾文誠/WBC棒球賽與FIFA世足賽的距離有多遠?】https://bit.ly/3YnipIp 【陳子軒/經典賽,如何擺脫「棒球馬戲團」酸名?】https://bit.ly/3L46oV3 【曾文誠/那年天空很希臘──我曾置身與錯身的台灣奧運棒球夢】https://bit.ly/3ZwDO33 鎖定《報導者》Facebook專頁,關注2023年第五屆世界棒球經典賽最新分析! 💰記錄關鍵時刻,贊助報導者:https://bit.ly/41No657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,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。 👉追蹤《報導者》Podcast IG:twreporter_podcast ✉信箱:podcast@twreporter.org
儘管世界爛透了|俄烏戰爭一年了,怎麼結束?割土求和是務實解方,還是縱容「餓龍」?
24-02-2023
儘管世界爛透了|俄烏戰爭一年了,怎麼結束?割土求和是務實解方,還是縱容「餓龍」?
2月24日,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週年,這場改變世界的戰事,至少造成兩國約30萬人死傷。 儘管已有約200萬在戰爭初期逃難至他國的烏克蘭人民陸續返國,但全國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流離失所,遭受重創的經濟仍需依靠盟國的緊急援助;而部份俄羅斯百姓面對持續一年的「特別軍事行動」,則變得更加冷漠,在無奈壓抑的社會氛圍中彷彿失去了個性。 卡住半年的戰事,變成沒有盡頭的消耗戰,國際輿論也再度激辯「如何結束戰爭?」多位重要學者提出烏克蘭「割土求和」的預測,以認可俄國對部分地區的實質統治交換雙方原地停戰,這行得通嗎? 戰爭週年前夕,拜登訪問基輔,成為15年來首位造訪烏克蘭的美國總統;同時,普丁發表重大國情演說,指控是烏國與西方發動戰爭。在美俄領導人大動作後,中國會做出關鍵表態嗎? 製作團隊|張鎮宏、詹婉如、汪彥成 📌搭配閱讀: 【戰爭怎麼結束?俄軍入侵一年後,消耗戰與國際和談壓力下的烏克蘭】https://reurl.cc/WDX1Nx 💰 跨足國際,帶回獨立觀點,贊助報導者:https://reurl.cc/o0gW7j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,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。 👉追蹤《報導者Podcast》IG:twreporter_podcast ✉信箱:podcast@twreporter.org
沒有一分鐘後悔坐牢:勞作時不忘閱讀、嘈雜中堅持寫作,陳健民給黑暗時代的《獄中書簡》
10-02-2023
沒有一分鐘後悔坐牢:勞作時不忘閱讀、嘈雜中堅持寫作,陳健民給黑暗時代的《獄中書簡》
〔本集為台北國際書展座談精華〕 2014年,香港學者陳健民等人發起「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」運動,訴求2017年香港特首選舉落實真普選,反抗運動持續擴大,陳健民也因此入獄326天。入獄期間,「反送中」抗爭如火如荼展開;緊接著,出獄後港版《國安法》落地,香港的政治制度和人民自由,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 「此生讀最多書的日子,一年是在耶魯求學,一年就是入獄。」在寒冷、吵雜的獄中,陳健民除了閱讀,更將無法參與社會運動的急切,持續透過信件傳遞出去。這集,聽兩位香港學者,如何在閱讀中尋覓自由、在極權時代下持續以寫作發聲?而在台灣的我們,可以從他們的經驗理解什麼? 與談人|政大社會系教授陳健民、政大政治系客座副教授周保松 製作團隊|李雪莉、藍婉甄、汪彥成 📍延伸閱讀: 【胡淑雯/貨真價實的時間──讀《受苦與反抗:陳健民・獄中書簡》】https://bit.ly/40CixpD 【佔中發起人陳健民:香港已是一個大監獄,港人要學著保持理智】https://bit.ly/40yhIhH 【陳健民的去留與搖擺:一部片、一行淚、一封信,走出失語泥沼】https://bit.ly/40MFoPc 📍參考書目: 《受苦與反抗:陳健民.獄中書簡》https://bit.ly/3HJA5rg 💰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:https://bit.ly/3DU9TJq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,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。 👉追蹤《報導者》Podcast IG:twreporter_podcast ✉信箱:podcast@twreporter.org
報導者記者的世界足跡|敘利亞旗幟、朝鮮化妝水、朝聖之路扇貝,拼出一塊塊旅行記憶
26-01-2023
報導者記者的世界足跡|敘利亞旗幟、朝鮮化妝水、朝聖之路扇貝,拼出一塊塊旅行記憶
過年,怎麼過?今年,不少人選擇出國透透氣,迎向久違的異國風情。但《報導者》記者們過去的私人旅行,路線足跡卻走向了敘利亞、朝鮮、朝聖之路。他們如何藉著行腳記憶一窺世界的模樣?又帶回什麼特殊、甚至被國際制裁的紀念品? 這集,我們將聽鎮宏述說在大馬士革巧遇的反戰示威、馥年在朝鮮趁隙尋找所謂的真實、文廷談朝聖之路遇到關心台海危機的老外。 不藏私!端出親自走過的口袋故事,過年,就一起隨《報導者》記者們的足跡,回到當年那場改變自己的世界旅行。 來賓|《報導者》國際新聞主編張鎮宏、資深記者曹馥年、嚴文廷 製作團隊|藍婉甄、詹婉如、陳思樺 📍搭配閱讀: 【敘利亞來的禁忌黨旗:阿拉伯之春前夕,大馬士革的火焰與鞋印】https://bit.ly/3HiG3iq 【朝鮮來的瓶中人蔘:平壤樂園海盜船的歡叫,是真的嗎?】https://bit.ly/3Y90tBD 【西葡朝聖之路來的護身符:願你一路平安,百里路上沒有陌生人】https://bit.ly/3XIBTrb 📍《報導者》影響力報告:https://reurl.cc/WqnGo7 📝填寫會員服務問卷,幫助我們拓展台灣非營利媒體的永續發展:https://forms.gle/xWLHXHKHQpzrfoFP9 📌回顧得獎作品: 【海拔兩千公尺的「偵探」:聽鏈鋸聲、追盜伐路徑,巡山員們如何與山老鼠鬥智?】https://link.chtbl.com/illegal-logging-forest-guardians 💰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:https://reurl.cc/nZK5WX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,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。 👉追蹤《報導者Podcast》IG:twreporter_podcast ✉信箱:podcast@twreporter.org